LMS知識社群各系上網率圖資處首頁登入
原民精緻工藝 材料回歸自然
by 簡馨怡, 2013-11-23 00:49, 人氣(787)
新聞類型:藝術文化
記者:郭琇真

一顆顆色彩斑斕的太陽圖騰琉璃珠,在排灣族的文化裡,象徵著遵守誓約,彼此不變的承諾;一根根歷經滄桑的漂流木,透過噶瑪蘭原民藝術家陳正瑞的巧手,蛻變成各種裝置藝術;一片片隨處可見的鳳凰木果實,在卑南族馬秋的眼裡,是回歸自然,與土地對話的音樂器材。

 

2013台灣文博會21日於南港展覽館登場,今年以工藝設計為主軸,並首度設立「Hidden Art專區」,結合台東縣、花蓮縣、雲林縣等地方政府,深入地方村落挖掘創意。

長老期許 寄託在琉璃珠
出生、成長於台北的排灣族林秀慧,15年前返回家鄉台東,畢業於復興美工的她,有感於部落媽媽們製作的手工藝品,缺乏轉化為常民語言的人才,因此創立了「卡塔文化」。林秀慧就這樣租下台東糖廠150坪大的倉庫,邀集10多位專精燒製琉璃、皮革工藝、手工編織的部落族人,以「部落互益」的方式維繫、發展。

「琉璃珠上不同的圖騰樣式都代表著部落長老對於孩子的人格期許。」林秀慧表示,在排灣族部落裡,配戴琉璃珠代表著能力認定,具有品格教育的意義,像他們今年以「土地和太陽」為年度主題,因此便將象徵遵守誓約的「太陽之珠」做為主要創作元素,透過與皮革、金屬等不同媒材的結合,研發各式手工藝品。她強調,人類捍衛大地與自然和平共處的價值需被重視,就如同太陽之珠上亙久不變的太陽,人類必須懂得善待土地和環境。

卡塔文化多數成員是需要帶著老花眼鏡創作的族人,年輕一代因為教育、工作、經濟等因素,必須前往都市,因此部落工藝技術的傳承是一大問題,不過最重大的困境仍是「文化概念的不普及」。

林秀慧說,台灣社會對於原民文化的認識仍然不足,因此他們一直堅持在地創作、辦理行動教育、挑選理解部落工藝語言的通路,讓消費者在選購時,能真正掌握創作品的意涵。

環境失守 文化也不復存
有著一頭烏溜長髮的馬秋則利用唾手可得的石頭、鳳凰木等素材,進行創作。「Varasa」在卑南族語有「石頭」之意,她以此名在台東知本創立工作坊,她認為,所有的文化都在環境議題之下,環境沒有保護好,文化就無法傳承,也因此她創作素材的挑選、呈現,都是對於環境的省思。

 

鳳凰樹自日治時期引進,成為裝飾人行路道的主要樹種,後來更延伸為畢業時節的代表植物。馬秋3年前發掘鳳凰木果實的特性,創造「豆豆芭蕾」作品,她仿照早期部落傳遞訊息的方式,在果皮上雕刻出一幅幅圖騰木板畫,拿著搖晃還可聽到果殼內包覆的粒粒種子。她強調,不是稀有的木材才能做成工藝品,日常所見多得像垃圾的鳳凰木,也需要大家的認識。

將幼時部落的生活記憶化為大型裝置藝術,是阿水工房創辦人陳正瑞的創作宗旨。20多年前,陳正瑞在台北以開公車維生,每到休假日,他必到海邊撿拾漂流木,透過一次次的失敗經驗,他秉著「番刀怎麼磨,雕刻刀就怎麼磨」的哲學無師自通,創造一個個早期噶瑪蘭部落的生活意象。 

資料來源:

台灣立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