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MS知識社群各系上網率圖資處首頁登入
原圖中心十一月週末電影院:部落漂流到金樽
by 呂涵萱, 2013-10-30 23:17, 人氣(745)
【原圖中心十一月週末電影院】
主辦單位: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 
活動地點: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臺大圖書館B1中庭廣場旁) 
活動網址:http://www.tiprc.org.tw/blog_wp/?p=7837 
活動類型:族群部落

播放日期:11/2.11/3.11/9.11/10.11/16.11/17.11/23.11/24.11/30
 
播放地點: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臺大圖書館B1中庭廣場旁)
 
◎上午場(一)

片名:誰來陪我一段
片長:10:00~10:26 (26分鐘)
 
曼伯原本不姓曼,是住在南投深山布農族部落東埔村的三個外省人之一,因為喜歡唱「曼波、曼波」,部落的人叫他曼伯。曼伯的妻兒都去世了,五年前他跌倒變成不能走路,附近的史家就負起了照顧他的責任,雖然沒有親戚關係,史家照顧曼伯就像照顧自己的家人。
 
在曼伯心裡東埔就是家鄉,他擔心自己死後沒人幫忙辦葬禮,常常跟所有人提到,千萬不要把他放進靈骨塔,也不要把他帶回大陸,一定要把他和老婆孩子埋葬在一起。曼伯去世後,全村的人都來為曼伯守靈,他們舉辦了一個莊嚴的告別式,用曼伯聽不懂的布農語為他祈禱,陪伴曼伯的棺木,走過最後一段彎彎曲曲的山路,回到與妻兒團聚的家。
 
◎上午場(二)

片名:部落漂流到金樽
片長:10:30~11:27 (57分鐘)
 
從事藝術創作的原住民,對自己生長的部落卻總有種莫名的離,反倒喜至他族作客。若將這些人集合起來,因其具有某種共識,可稱之為「意識部落」。意識部落裡,十幾族聚集,不論來自高山或河邊,只要到了金樽海邊,都要適應沒水沒電的克難、極簡生活。
 
這對藝術工作者有何影響?不同族群、文化者一起工作,將是何種景象?以前原住民辦活動均由政府主導,尤其跨族群大型活動,總是特別無聊、無意義,因為多是漢人活動的點綴、熱身或複製,從來不見原住民的主體性。這次「意識部落」自發性的選擇到金樽生活、創作,不需政府任何補助,又會出現什麼樣的成果?
 
———————————————
 
◎下午場(一)

片名:揹起玉山最高峰
片長:14:00~14:47 (47分鐘)
 
在民國四五十年剛開放登山的年代,登山隊伍往往要仰賴原住民登山嚮導的帶領,才能夠進入山地,而東埔的布農人是台灣最優秀的高山嚮導。雖然身兼認路、找水、尋覓營地以及背負重物的重責大任,他們都被稱做是挑夫,而征服台灣百岳的美名都歸於來自都市的登山者。
 
伍勝美和全桂林是當時最優秀的嚮導,于右任銅像就是由他們揹上玉山,但嚮導工作侵害他們的健康,腿和膝蓋都不堪負荷。本片紀錄他們倆目前的生活,對登山生涯的回憶,當年背負于右任銅像的經過,希望為當年東埔布農人為台灣登山運動的付出留下紀錄。
 
◎下午場(二)

片名:我家門前有大河
片長:14:50~15:47 (57分鐘)
 
十二年前,從台東來的美華一家七口,來到位在連接三峽與鶯歌橋下的三鶯部落,只用木板、鐵釘和雙手,建立自己的家園;在台北縣政府以違建名義拆除之後,歷經遷移又回歸的過程,卻在2009年再次面臨拆除的境況。
 
辛苦建造的房子被拆了以後,「你們要怎麼辦?」這是都市人對三鶯部落最常見的關心話語,但是對美華一家人來說答案卻很簡單,「被拆?再蓋就好了啊!」
 
———————————————
 
※觀賞假日電影院時,請攜帶證件登記入館,並遵守中心閱覽規則,請勿任意移動椅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