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玉珊的跨文化體驗(台灣原住民諸族的織藝:經由法國的傳承與創新)
展覽期間:2012/06/19 ~ 2012/08/31 展覽地點:地下一樓B1展出 蔡玉珊的跨文化體驗 “群蜂到處吸取花朵的汁液,釀成它們 獨特的蜂密,而不再是百里香或茉蕎:蜂兒將花汁轉化溶合成它的製品,只有透過衡量、本能、努力與研創,才能夠成事。” (《蒙田文集》I, 26) █ 我遇見玉珊是從台中市一家咖啡館桌上的一本書開始的,封面是一部傳統織布機,上面架著織到一半的泰雅織布。正因為我的目光凝視著封面:《織杼聲起-臺灣原住民服飾傳承與創新圖錄》,我聽見:「妳可以拿去看看」,這聲音就好像是書發出來的邀請一樣。我有點捨不得地將書還給了它的主人,她就像是殷勤又親切的臺灣人一樣,一位謹慎又體貼的女士。但她不是玉珊,而是她的姊姊,她給了我電話號碼。當晚我撥了電話給玉珊。在旁邊,一位研究台灣古董藏品的朋友插嘴說:「妳問她是否有臺灣的舊織布?」一個用法語,帶著笑聲的嗓音說:「我不需要收藏舊織布,我可以將它們全都重製出來」。我很想知道這個聲音是誰。 █ 巴黎,屬於你和我 蔡玉珊在25歲時去法國,她先在巴黎國立高等美術學院待過一年後再進入巴黎國立高等裝飾藝術學院,得到以織品創作著名的教授Geneviève Dupeux 女士的指導。1983年她以創作和研究論文獲得”評審恭喜”的優異成績取得文憑。裝飾藝術學院畢業後,她進入高布林織造廠區內的國立織品藝術研究所繼續深造。在這裡Chantal Tournay老師教她提花、織錦、凹凸等織紋理論。她靈巧的雙手也努力地學習各種織做技術,包括三千多年前的綜版梭織。這項古老技藝在消失前,曾經在十二世紀的法國和德國發展到最巔峰!研習階段結束後,她加入由Geneviève Dupeux 主持的織品研究室,並在此工作了五年。她吐露:「那時候為了設計國營雷諾汽車椅布,我學會了分析織物,將已經存在的織布圖案轉變成新的設計再應用」,也是在同一個時期,玉珊開始從事她個人的織品創作,其第一個系列作品可能是受到她先生音樂學家的影響,以樂器作為創作主題。1990年她加入法國籍後,曾經代表法國參加由日本時尚基金會主辦的國際織品設計比賽,並以一件立體圖案織品創作獲得了「尾州賞」。 █ 返回故鄉 在法國渡過十四年之後於1993年返回台灣。她在台中縣立文化中心教導梭織,就在這裡的圖書櫃上,她看到了一本研究台灣原住民織物的日文書,裡面有數張彩色圖片:那是美感上的非凡震憾,何況這些布是用簡易的織布機織成的。「這書有兩大冊,書名是《台灣的番布》,在這書中特別是排灣族的織布讓我印象最深刻。那是在天然苧麻的布底上有著暗紅色、藍靛和黑色的幾何裝飾圖形的織物。」她回憶道。 隔年,她經常到台北市的順益台灣原住民博物館參觀。不久在由她教導的的梭織實習班中,玉珊認識了一位泰雅族的學員尤瑪達陸,這次的實習對這位正從事保存泰雅族文化的年輕女士起了重要的作用。1994年尤瑪進入輔仁大學織品服裝研究所就讀,並在羅麥瑞修女的指導下進行傳統泰雅族織布的研究。為完成碩士論文,尤瑪帶來數件泰雅族的舊衣服請求玉珊老師幫忙解開被遺忘的織布結構密碼,玉珊因而開始研究起泰雅族的織布技術,雖然這段時間她尚未開始織做原住民的織布,而是仍停留在以中國文化為創作靈感的織路旅程第二階段(作品有:花團錦簇、書法等)。 █ 追尋失傳絕活 有一天她參觀尤瑪的工作室,玉珊認識了幾位泰雅族的婦女並建議她們利用學校的完整課程來擴大知識面。當時在台灣的大學裡並不存在原住民染織工藝訓練班,在玉珊和尤瑪的推動加上羅修女的支持下,輔仁大學大學決定開創先例,讓部族織女們進入大學裡學習。有了維護台灣原住民的文化價值的共識,1999年輔仁大學獲得了「原住民委員會」的經費補助,培養了十五位原住民種子學員。兩年的計畫結束之後,羅修女要玉珊繼續研究學校裡的收藏品,因而玉珊開始擴大研究其他更多族群的織物。接著,她又研究台中縣立文化中心博物館的館藏織品。手握著放大鏡,專注地觀察著那些舊布,藉由她在法國所學習到以方格子紙有系統的記錄織紋結構,確實地將各族舊布的織紋逐一建立技術圖表。這種分析與記錄的方式是原住民過去所未知的(那是有關重製舊織物時,必須事先確定在一個循環單位內,所有經與緯的交錯結構圖)。今年初她剛完成了與日本神戶藝術工科大學合作的「台灣原住民十三族的服裝技術、圖案與色彩的比較」計畫,該項三年期計畫由一位旅居日本多年的台灣人黃國賓博士所主持;期間他們走遍各族部落收集服裝資料。 █ 以科學方法延續祖傳的藝術 如同她在《織杼聲起 /2010」「展開夢想的翅膀」》文章中所敘述的,過去在部落裡的原住民是以身教和口傳來傳承各種技藝,並不需要靠紀錄,然而從1895年,台灣在日本長達半世紀的統治下,一些傳統的習俗,包含了織布都被禁止,因而產生了嚴重的技術斷層。此外,接續下來的現代化發展很不利於重拾原住民的祖傳技藝,而原本可以教導後輩技藝的耆老們逐漸消失後,更造成部落裡的部分寶貴遺產流失。 十多年來玉珊從事台灣原住民十三族的織物解碼研究,她過去在法國巴黎國立織品藝術研究所所學會的記錄織布結構系統,使她成為從事這項拯救行動的最佳人選之一。這種科學的方法讓她不但完成了一百多張的織紋技術圖表,還更進一步地拯救了博物館的物質遺產,使之永續存在,由於她的研究與耐性,重建了失傳的技術,這也是一種拯救遺產的方式。玉珊吐露:「必須測量經、緯密度和記錄色彩,但主要還是織物的結構分析,且要精通技術才有辦法重製。所觀察過的織布,我幾乎都可以理解織紋結構,並且重製織出。但有時也會有想不通的時候,此時我會嘗試各種不同的組織,直到我找到相同的結果,這真是個很有深度的研究。」 不認識蔡玉珊的人可能會認為這位博學的女士可能是個有點麻煩的人,讓我提供一個小故事來修正你的想法:有一天她向我和朋友們說明她如何看穿製做繩穗的秘密,雖然一開始有些困難,但最後她找到了訣竅;她對著我們,動作很快地示範那個她所發覺的秘密,為了表演,這位看起來相當端莊的女士竟然將自己的窄裙撩上膝蓋上十公分,藉著大腿搓捻著數條線;就在我們相當吃驚又覺得好玩的目光下,她突然抬起頭來帶著天真的笑容說:「對不起,我是在搓繩子」。 █ 色彩是最重要的 人們或許對有一些原住民的文物離開了台灣,豐富了公眾或私人的收藏而感到遺憾,但也必須要承認有一些熱愛這些文物的外國人,他們對這批長期被忽略、輕視的遺產有著提高價值的貢獻。因此在90 年代開始成立一些專門收藏台灣原住民文物的博物館,其中也包含了織品方面。這當然值得高興,但潛藏於博物館的危機是將原本應該繼續活化和創新的藏品被冷凍起來。玉珊尋找解決轉換技術上的問題,將原住民傳統織布的方式改變成使用現代的多臂織機,它可以讓傳統的織布加寬並且織布時比較輕鬆。玉珊除了成功地完成了艱難的轉換技術,同時她也從原住民織物中取得靈感,經過融合創造出個人獨特的織品藝術。從2012年6月19日至8月31日,她將在台北市的順益台灣原住民博物館展出一百零三件作品,它們展現出十三族的藝術與她個人從台灣原住民主題出發的多樣創作。這個累積十多年研究的成果展,可以讓我們發覺或再度發現這個極為精緻的藝術。就以大眾最熟悉的紅色泰雅族織布來說,玉珊表現出它豐富的多個面相。不僅如此,在白色布底上有著多彩小點的太魯閣並排著淺黃和灰藍相間的邵族、紅色加黑色的賽德克與雅美的白底藍條相互媲美。泰雅族不僅只使用三原色,他們被加進了綠色與黑色,這不是卑南才有的繽紛。參觀者也會發現相當厚實的布農族織布或是鄒族的織布上有刺繡作裝飾。圖案方面也不全然只有幾何圖形:魯凱族綠色與黃色的織品上繡的是明顯張開牙齒的的蛇口圖案。看平埔圖片完成的幾件作品,小鳥是多樣黑色底圖案中的要角。豐富的鳥圖在平埔族的織布中也讓玉珊創作了一件「百鳥圖」,精巧的製作讓人激賞。這一百零三件由玉珊所分析織做的展品像是個巨大的萬花筒,讓人意識到很少有展覽能夠做到如此多樣並且能夠清楚地展現十三族各自的經典織品與特色。 在台灣出生,父母是閩南人,在法國受過織品專業訓練,專長原住民織物和織品創作,蔡玉珊體現整合了不同的文化為藝術與保存台灣遺產服務。走在在充滿著豐富的圖紋與燦爛繽紛色彩以及這些以精緻完美的手藝完成的作品之間,就宛如走在彩虹道上。 作者 Diane Henneton 法文期刊 “Taiwan Aujourd'hui" 2012/06刊登 順益台灣原住民博物館 台北市士林區至善路二段282號(故宮斜對面) Tel : 02-28412611 Fax: 02-28412615 網站: http://www.museum.org.tw 部落格: http://www.wretch.cc/blog/aborigines |